1982年成立崆峒山道教管理委員會,至此,黃箓基本未活動。(參看第十一章第五節刻石碑文)
水會。水會是崆峒山特有的道教組織之一。據康熙十九年道府前水會碑記載“飲食之所需,往往艱于得水,郡人茍君名志善者善士也,乃立水會,率里中之好義善信千人,各置水桶至涇流,而肩挑以給之。以告來者,而征言于余”。看來他們成立水會的目的和意圖主要是解決崆峒山用水困難。此前山上僧道及游人香客的生活用水全部是窖水,每個廟院都有一至兩個收集雨水的水窖,所收的水要用至來年春夏之交。如遇天旱,不要說建筑用水,就是生活用水也是無法保證。在這種情況下,善士茍志善發起成立了水會,每年四月八廟會之前后,率眾數百人從山下的涇河向山上挑水。這種善舉挑水行動延續了數十年,后來,廟院的水窖增多了,水量儲存隨之增大,并在隍城西側下挖出了黃龍泉,這種挑水行動至此基本終止。但每年的四月八都要進行一次祈雨紀念活動,由正一道士誦經從山下步行上山至龍君殿和雷祖殿朝拜,以求風調雨順。(參看第十一章第五節刻石碑文)
背光會。全稱為“背光香燈會”。它并沒嚴密組織,只是一種廟會形式。碑文載:“中峰大頂,昔有背光香燈會,設自大明,每歲三月三日,值逢王母元君、玄天上帝圣壽華辰,眾善齊集,虔備香供,建醮誦經,慶祝朝賀。”又稱“內信士王霖、宋存等大發誠心,磬囊捐資虔于祖師,置造背光、眼光、耳光。對照銅鏡四圓,并雙龍戲珠一圓,銅匾一方,鐵燈一對,香爐香甬燭臺全副”。他們的具體做法是:每年于是日先期三日齋戒沐浴,同至大頂,并力將寶鏡照珠刮垢磨光,俾倍朗耀,仰見明霞奪目,精彩射人。其目的是讓其神恩之庇佑,仰報上帝已庇之厚澤,俯賜庶未來之洪庥,風調雨順,歲稔年豐,處處不遭冰雹,人人不染瘟疫,蟲蝗遠去,家宅恒安,幸由作福降祥,逢兇化吉。后來,由于民眾祈求平安,連年收成之豐,感動了韓王,遂給祖師敬獻了直徑一米多的青銅鏡一面。此后善信弟子更是朝拜不斷,其盛會規模不亞于其他神祇誕辰的規模。1958年后,自動消失。(參看第十一章第五節刻石碑文)
3、活動
全真道小廟與正一道宮觀,一般宗教生活并不嚴格,而全真道十方叢林對道眾宗教生活則要求十分嚴格,這里僅就十方叢林中日常的重要項目作簡略記述:
功課:宮觀內,以敲鐘、擊鼓、打云板為日常生活。每天五更“開清”,或稱開靜,灑掃庭院殿堂,整齊冠服之后,道眾便齊集七真殿(或常住宮觀內的大殿)拈香行禮,念誦早壇功課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無上玉皇心印妙經》等,一般主要念《清靜經》、《心印妙經》。早壇功課之后,列隊入齋堂用膳,念化齋咒。早餐后便各司殿堂,各執其事。午餐前上殿誦經,一般念《三官經》,晚上誦《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元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真經》等。晚上起更止靜。叢林內每月的初一、十五為朔望齋日,早晚功課還要誦念《玉皇經》、《三官經》、《真武經》等。
宮觀內還有一個規定,這些時間內不作宗教活動,不上殿燒香誦經,亦不建齋設醮,以免犯忌。犯忌就會遭天譴。這些口訣為:“正羊未二犬廠三在辰,四月期間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雞酉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十豬亥十一兔,十二頭牛重千斤”。
節日:道教以神、仙之誕辰為節日,到時要舉行隆重齋醮,包括祭星與設壇誦經。五大社的村廟,大都有廟會集市、商貿活動。到時也要請崆峒山道士去作道場誦經。崆峒山的主要節日廟會有:正月初二元始天尊萬壽日,正月初九為玉皇大帝萬壽日,正月十五為張天師誕辰,十九為長春真人誕辰,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誕辰,十五為太上老君圣誕,十九為觀音菩薩誕,二十一為普賢菩薩誕,二十六為真武大帝誕,三月二十為子孫娘娘誕,二十八為東岳大帝誕,四月初八為佛祖釋迦牟尼萬壽,五月十三為關圣帝君誕,六月十五為王靈官誕,二十四日為雷祖大帝誕,南極大帝圣誕,二十六為二郎神誕,七月十八為王母娘娘圣誕,九月初九為酆都大帝誕,十月十五為下元水官大帝圣誕,十一月十一日為太乙救苦天尊圣誕。除此外,還有部分民俗節,如農村的火神誕辰,魯班誕辰,城市里的城隍誕辰等。總之,每逢節日,十方叢林都必定要設壇慶賀,不過其規模有大有小。
齋醮:是從古代祀神、祈福等巫術儀式中發展起來的。《禮記·祭法》中說:“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也。”《禮記·曲法》:“齊戒以告鬼神。”《孟子離婁》:“齊戒沐浴則可以事上帝。”道教的齋便是這種巫儀好祭祀儀里派生出來的一種儀式。各教派的齋法不盡相同,繁簡不一。
崆峒山的道教徒的齋戒簡化到為:在某神祗的誕辰之前三天或七天即行齋戒,不食葷腥、煙酒,不行房事等,而正一派的道士因要與道士們共同誦經,要求則嚴,七天之前就開始齋戒。有的則戒長齋,就是長期不動葷,不飲酒,不吸煙,有的是短齋,只忌初一、十五這兩天。
醮,同樣是古代一種禱神的祭祀禮儀,分陽事(清蘸)與陰事(幽蘸)兩種。早期的齋儀,大體是祈福者或申請入道者自己入壇“首過”、“祈禳”,道士只是在一旁主持儀式,幫助齋主通神致意,而“醮”則主要是道士們祭祀神祗的儀式,所以,《道門定制》卷六引杜光庭語說:“醮,祭之別名也。”
打醮,是一件比較復雜而麻煩的事,作起齋醮來,一般是三天、五天或七天甚至十四天,除白天進行三次誦經外,在夜深人靜,星光燦爛時分,道士們祭祀五岳之神,四周香煙繚繞,象征星辰—神祗的燈火搖曳明滅,擺下敬神的精米佳肴,道士們存想思神,在幻覺中,神仙們仿佛降臨,五岳之神駕著龍輦,十洲仙人跨著鸞鳳,在陣陣攝入心魄的音樂中冉冉而至,道士們依世俗見尊上之禮,叩首跪拜,呈上醮文。此外,在“法師”與“都講”外,還有許多道士執威儀,唱經贊,還有許多道士專司職事,如管理鐘的“知鐘”,管磬的“知磬”,管點燈燃香的“侍燈”、侍香……,而這種教儀又根據主要祭祀對象與目的的不同 而各有分別,例如以“三官(天、地、水)”為主祭神的叫“三官醮”,而普祭主神的叫“羅天大醮”……
齋醮都是從早期巫儀中演化而來的,所以它不免有很濃重的巫術色采,盡管道士們在理論上很強調“心齋”,即“澡雪精神”,“掊擊其智”,“無嗜無欲”稱之為“上士所行”,但事實上更主要的還是“左佩黃神印,右佩越章印,后中天部霆司印,身立園景之中,足履九臺之象,”(《道藏》正一部)畫符念咒,祈禳頌贊,作鬼弄神。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齋”、“醮”中許許多多的巫儀孑遺,例如,道士們在設齋打醮時,主持的法師如高功、都講、監齋、監壇都要“頭戴寶冠,身披霞帙,手持玉簡”,裝扮得威嚴莊重,而且兩旁還要設置若干象征神祗或手持威儀的助手,就是楚巫的翻版,齋醮時吹吹打打,鐘磬齊奏,弦歌鼓舞,烹殺六畜,就是楚巫的孑遺。”(《后三天內解經》卷上)
傳戒:全真派正式道士,必須經過受戒儀式,受戒即表示接法,為正式之法嗣。道童受戒后便名入《登真箓》,取得戒衣、戒諜,便成了道士。傳戒的高道都是方丈或稱道長、監院,有的稱“傳戒律師”。出家人有兩種:一為童子出家,即在十多歲后出家當道人,一為半路出家,這種人大部都有家室妻兒,因各種原因所致,出家為道。崆峒山的道家傳戒,過去比較嚴格,但對常期在宮觀服務、誦經的善男信女,家庭可以離開者,也給傳戒。接法后,要拜師學經,畜發結辮,誦習《早晚功課經》、《三官經》、《玉泉經》。
煉丹:在笄頭山西側的峰頂高阜上有一平臺,據傳這里是仙人和方士煉丹之地。原有煉丹亭、煉丹爐,現已不復存在。而這塊地方卻有著較神秘的色彩,因此地煉過長生不老的藥,得到藥的可能性絕對沒有,而這里的土卻被不少人采回家中治病。崆峒乃仙人聚集之地,仙人不在,仙氣猶存,人們把它迷信到了何等地步。
煉丹術包括金丹術和黃白術,后因要與興起的內丹術相區別,煉丹術又被稱為外丹術。所謂“金丹”是指在古代神仙信仰的基礎上,企圖通過金石藥物的煉制而獲得的一種“服食成仙”的“長生藥”,而制取“長生藥”的方技即“金丹術”。所謂“黃白”按《抱樸子·內篇》的解釋:“黃者,金也;白者,銀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隱之云爾。”因此,“黃白”就是企圖通過藥物的點化,使銅、鉛、錫等賤金屬能成為金黃色或銀白色的能“發財致富”的各種合金,而制取黃金(稱藥金)、白銀(稱藥銀)的方技即“黃白術”。
東晉著名道士葛洪,世稱小仙翁,自號抱樸子,所著《抱樸子》一書中這樣講:“金丹之為物,煉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藥,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蓋假求于外物以自堅固。”有了這種理論根據,道士們對煉丹術無不實踐與服用。這種煉丹術雖然只不過是在人類的生存欲望與亨樂欲望支配下產生的一種虛妄的狂想,但它卻歪打正著地在人類智慧的發達史上寫下了濃濃的一筆。當道士們鄭重其事、滿面灰垢地在深山里挖灶安鼎,在毒煙籠罩、酷熱難當的丹房里煉金燒丹時,在一次次的試驗中沮喪、狂喜時,他們自己并沒有意識到已經在從事著化學史上的開創工作了。
崆峒道士們除了承襲古人的煉丹術外,再就是尋找仙藥。“中國人自古就相信茯苓、蟠桃、龜是有長生功效的食品。因為茯苓生于四季常青的松樹下,松樹油脂據說‘精煉后而服食’可‘壽考無窮’,松葉按一種攝生術服食,也可以無寒暑饑渴”(《道教與中國文化》)。崆峒山上產有大量的茯苓,雖無蟠桃,山下水中卻有烏龜,他們將其它草藥配制成丸,服用之后可以長生久視,肉身永固。秦始皇、漢武帝西巡崆峒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尋求這種長生之藥。
為此,崆峒山的仙人、道士在過去數千年中由于煉丹,也為中國的化學工業和中藥作出了貢獻。
4、文化
道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宗教,它和我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領域有著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是我國古代整個思想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魯迅曾經說過:“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可見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崆峒山由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又是黃帝問道、秦始皇、漢武帝西巡之地,道源深厚,玄風廣被,因而具有豐富多彩的道教文化,體現了典型的道教風采。
教理教義是道教文化的中心內容。道家之源,出于老子,老子學說是道教教理教義的根本淵源和理論基礎。崆峒道于此表現得最為突出。老子去周入秦,西出函谷關,在樓觀臺著《道德經》五千言,崆峒道士也以此為榮,都能自尊自重,忠實地堅守和弘揚老子的道法傳統。《道德經》一直被奉為根本經典,道士所修,師徒所授,都以五千言為根本。全真道創立后,又提出了返回老莊本旨的口號,強調老子學說是道教的大本大源,全真門人必須“遵隨太上五千言”,“立起大根源”。
養生學和長生修煉方法是道教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內容。崆峒山之道士多數都服食山上所產之黃精、天門冬、五味子、茯苓、松籽、淫羊藿等草木藥物,兼行導引按摩。
宮觀建筑和文物勝跡是道教文化綜合性的物化形態。崆峒山的古典建筑,從東臺至隍城這一中軸線上,每座廟宇都充分體現出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群的方正嚴整、中軸突出、縱深成串、左右對稱、主次分明、高下錯落的傳統風格。又體現了道教宮觀建筑以神殿為主,以道眾居室為輔的特色。1990年10月,中國建筑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教授朱暢中、北大建筑學教授謝凝高對崆峒山建筑的評價為:“奇險靈秀,古樸精巧”。雷聲峰的建筑群,依山就勢,布局靈活,樸素自然,較少人工雕鑿、強化安排的痕跡。更近于道家自然無為本色。充分反映了道教崇尚自然、超脫塵俗、云水逍遙、尋幽探奇的旨趣。
歷代高道及名人的題詠是崆峒山道教文化中最重要而又頗具特色的一部分。唐、宋、元、明、清各代名人的詩詞百余首,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在群眾中廣為傳布,膾炙人口。崆峒山不少石刻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不可低估,道教神學、道教哲學、道教醫學、道教音樂、道教與文學藝術、道教與氣功都在國外的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法國、美國、日本、東北亞、東南亞等國相繼都成立了中國道教研究所、研究會等機構。并召開過數次道教文化研討會。
道教經典是道教文化的主要部分,從這些經典中,可以了解到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關系。
道教經書繁多,一般道士都只念誦《玉皇經》,全名《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玉皇經》,每舉辦一次較大一點的道場,都要念誦此經。《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又稱《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道德經》,這是文化高一點的道士才奉習的一部經文,還有《南華經》、《黃庭經》、《悟真篇》、《參同契》等。除此,還有《上清大洞真經》、《開元道藏》、《天宮寶藏》、《萬壽道藏》、《太平經》、《正統道藏》、《云笈七簽》、《度人經》、《三皇文》、《陰符經》、《心印妙經》等等。